——反正不管怎么样,那些特意摆的针线她是不可能碰的。
至于其他离得远的,她懒得动弹,反正印章寓意也不错。
果然,见她拿了印章,来观礼的女眷们都满是善意地开始夸了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的天仙下凡呢!
知韫听多了这样的吉祥话,甚至有些觉得她们的语言太“质朴”,于是趴在蓝夫人懒洋洋地打着哈欠。
——小孩子就是觉多。
蓝夫人倒是听得很高兴,满面笑容,直到抓周宴结束、送了一众来客离去,期间见了一个哭闹着不肯走、却被强行抱走的小朱标,都仍是一副好心情。
第604章 大明 朱标(3)
前方集庆一带战事正酣,后方的太平府倒还算安宁。
三月初十,朱元璋所率领的红巾军终于击败张士诚、攻克集庆,而后他改集庆为应天府,并于应天府设立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
消息传来,太平守军和家眷们自然人人欢喜,蓝夫人也不例外。
只是,蓝夫人才带着女儿欢欢喜喜地到了应天府与常遇春团聚,就听了一个叫她心都提起来的消息。
“你是说,上位要给咱们韫儿和他府上的大公子定下婚约?”
蓝夫人心中又是高兴,又是忧虑。
“咱们韫儿才多大,往后的事情如何说得准,这万一……”
万一两个孩子长大之后处不来,岂非是害了她终身?
蓝夫人虽居后方,却也知晓,他们这一路红巾军那是冲着改天换地、再立华夏去的,皆时,朱元璋便是皇帝,朱标作为嫡长子,约摸就是太子……
凭这两个的尊贵身份,到时候受委屈的不都是她女儿?
常遇春又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此事是朱元璋提起,还是作为他在攻克太平、应天这些大战之中屡立战功甚至头功的奖赏,如何能推脱?
以后不打算在老朱手底下混了?!
“左右两个孩子都还小呢。”
常遇春道,“往后多走动来往,同夫人和公子的情分培养好。”
再不济,他这个当老子的还在呢。
“我瞧着夫人倒是很喜欢韫儿,至于大公子……”
蓝夫人说到这里,脸色微微变幻,似乎是有些想笑。
“他很黏韫儿。”
若不是自己还不能麻利地走动,怕是能赖在她女儿身边不走。
她琢磨着,既然婚约已经定下,那若能让小朱标对她女儿的这股子黏糊劲一直地延续下去,倒是不错。
看来,往后不能“阻挠”他了。
常遇春:“……???”
小小年纪,竟有当登徒子的天分?
……
知韫自打知道了她爹是常遇春、她娘是蓝夫人、她舅舅是蓝玉之后,就猜到了她就是那位早逝的太子朱标的那位逝得比他还要早的太子妃常氏。
也挺好的。
虽然她自己死得早,但她的长子和丈夫也死得早呀!
黄泉路上有人陪着,也不孤单不是?
……个鬼啊!
能好好地活着,谁会想早点死?
再说了,她和长子早逝、次子查无此人,让吕氏母子踩着她们的尸骨上位,难道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糟心。
太糟心了。
尤其是想到她未来的公公名叫朱元璋,搞出一个蓝玉案弄死了她舅舅蓝玉等淮西勋贵,就更糟心了。
——虽然蓝玉这个人确实欠调教,但论立场,他是她的铁杆啊!
这老朱头着实有点难搞啊!
整一个封建大家长,有些事情干起来实在让人想不懂他的脑回路,偏还霸道不讲理,想劝都得先去地府。
知韫颇有些烦躁地拍开小朱标试图来牵她的手,看了一眼这小屁孩那满是懵懂还带着点委屈不解的样子,想了想,不禁充满怀疑和审视地打量着他。
这小屁孩,能来个养成吗?
要是调教不出来的话,知韫觉得,她和朱元璋必须得死一个先。
第605章 大明 朱标(4)
然而,被知韫寄予厚望并加以考察的朱标同学还没满周岁,仍然是个连话也说不利索的真小孩。
“玉玉~”
小朱标歪着脑袋,乌溜溜的眼睛不解地看着她,而后动作熟练地从铺着软被的榻上爬过来,小手拿着一个精致的拨浪鼓,试图塞到她手里。
“玉玉,玩~”
虽然懵懂,但显然,他对情绪的感知十分敏锐,只是以他现在的小脑袋,暂时处理不了这么复杂的信息。
“是韫,不是玉。”
知韫伸手捏着他的脸蛋搓圆揉扁,“跟我念,叫姐姐。”
“姐姐?”
小朱标懵懵看着她,跟着念了一声,然后在她欣慰的眼神中摇摇头,白嫩的小脸满是认真,“是玉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