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林家已经是太子的外家,肯定是死心塌地的帮衬皇后和太子。
如果让林家嫡女另嫁,还可以拉拢另一个大家族进入这个阵营。
所以,魏楹便利用自己对太子的影响力将这些想法传导给太子。
点到即止,让他自己去琢磨。
靠太子自己去说服皇后,打消让自己娘家侄女进宫做太子良娣的打算。
太子是聪明人,一听便明白了其中的利弊得失。
而林子钦那里,魏楹在窅然楼开张的时候已经和他沟通过了。
林子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无须多说。
太子妃所忧心的事,便这么化于无形了。
不然,这出了国孝,此事便要提上日程了。
而且通过这件事,魏楹和萧家的关系自然是近了一步,如今有事可以直接商量。
当然,萧夫人和沈寄的友好往来也算是开了头。
小馒头再跟着小亲王去东宫的时候,太子妃对他就更加的和颜悦色了。
恰好太子回来,见到小叔叔便笑着和他们说话。
他还不认得小馒头,只是看着眼熟。
待他们行过礼便问是谁家小孩。
太子妃知道小馒头口齿清楚,便让他自报家门。
小馒头便道:“草民是大理寺卿魏楹的幼子,跟随王爷入宫玩耍。”
太子恍然,再仔细看他的眉眼,“怪道眼熟,原来是同师母长了一个样儿。你知不知道孤?”
小馒头点头,“知道,太子是王爷的侄儿。”
“孤还是你父亲的弟子呢。”
太子转向小亲王,“魏大人还有一儿一女。小叔叔怎么没将他们一并带来呢?”
“他们要上学。”
太子点点头,“是听说夫子和师母对儿女管教甚严。”
太子妃道:“魏夫子的长子妾身倒是见过。那日太子殿下行冠礼时,他也随小叔叔进宫观礼,还到东宫来玩耍了一番。是个知书识礼的小公子。倒是夫子的千金,不曾得见。”
“哦,那可是夫子的掌上明珠,自然是养在深闺的。”
小馒头从东宫带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回来,很大方的分给小芝麻和小包子。
当然,太子妃准备的礼物本来就是一式三份。
这其实和他大不大方没有多大关系。
“王爷的侄儿让哥哥、姐姐得闲去玩。”
沈寄看看小馒头,“你知道王爷的侄儿是谁么?”
“知道啊,他叫太子。他还说他是爹的弟子。”两岁的小馒头记性也挺好。
小亲王道:“他不是叫太子,他是太子。”
沈寄微笑,孩子,你终于懂得封号和名字的区别了。
“小包子,你给小馒头解释一下。”
“哦。”小包子得令,把小馒头拉过来,“这天下第一大的是皇上,每个人都要听他的话。第二大的就是太子,太子是是将来的皇上。”
沈寄点头,这个解释是五岁的小包子的理解,浅显易懂。
“皇上?我在半山寺见过呢。”小馒头挠挠头道。
小包子拍拍小馒头的肩膀,“嗯,你福气真好。跟着小亲王好好混吧。”
沈寄抬头,“这种话别让你老子听到,什么混不混的。”
小包子在跟着家里养的江湖人学功夫,一来二去就学了些江湖术语。
沈寄怕他哪天连黑话都学回来。
被魏楹听到,一定会捶他的。
这可是他寄予厚望的嫡长子。
虽说沈寄一心搞好他们父子的关系。
可随着小包子的入学,魏楹的严父面孔还是摆出来了。
小包子私下同沈寄说,他爹不好沟通。
沈寄给他的建议是顺着毛摸,千万不要去碰他的逆鳞就成。
对小包子而言,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他老子觉得后继有人就好。
小包子有时候会不平,爹爹对姐姐百般呵宠,对弟弟也疼爱得紧。
就是对他,可严格了。
沈寄便告诉他,因为他是嫡长子,以后家业大部分是他的。
同理要承担的责任就更重大。
他爹对他是爱之深责之切。
出了国孝才三个月,宫里传来消息:太子妃又怀上了。
沈寄比众人都要早知道,是萧夫人进宫后直接来魏府告诉她的。
怀孩子这么频繁其实对母亲的身体不好。
可是一个儿子对太子和太子妃太重要了。太子妃肯定是不惜代价都要赶紧怀上的。
“妹妹,你说这要还是个闺女该怎么办啊?”萧夫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她和沈寄年纪差了十多岁,不过说话还算投机。
前些日子两人的称呼便从萧夫人、魏夫人变成了以姐妹相称。
这也没有b超,可以提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