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在政府的招商引资支持下,在城郊的食品工业园购置了一块土地。
建起了一座符合更高卫生标准、拥有现代化生产线和独立研发质检中心的新厂房。
“苏记卤味”正式从一个小型加工企业,迈入了中型食品企业的行列。
苏建国也越来越有企业家的派头。他不再事必躬亲,而是学会了抓大放小,组建了负责生产、销售、采购和品牌的专业团队。
他甚至还聘请了两位食品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成立了产品研发小组,在保留经典口味的同时。
尝试开发适合不同地域口味和年轻人喜好的新产品,比如柠檬凤爪、藤椒鸭胗等,市场反响热烈。
事业的巨大成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积累。
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苏建国和李春兰,决定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也为女儿的未来多做一些打算。
首先,他们在京市寸土寸金的二环内,购置了一套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大平层。
这里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站在落地窗前,可以俯瞰城市繁华的景象。
这不仅是居住品质的飞跃,更像是一种象征——他们这个扎根于市井生活的普通家庭,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真正在这座大都市站稳了脚跟,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接着,颇具战略眼光的苏建国,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上海。
他认为,“苏记卤味”未来若要走向全国,上海这个时尚与消费的前沿阵地是必须进入的桥头堡。
于是,他们又在上海浦东一个颇具潜力的地段,投资购置了一套房产。
这既是资产配置,也算为“苏记”未来进军华东市场提前建立的一个“据点”。
当苏晓在越洋电话里,看到父母兴奋地给跟她说这新房子的情况。
李春兰说着准备在新家宽敞明亮的厨房里怎么归置她那些厨具,父亲则在规划着未来“苏记”的蓝图时,她的眼眶湿润了。
她知道,父母取得的这一切,离不开他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爸,妈,你们太棒了!”苏晓由衷地赞叹,心里充满了骄傲,“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不累不累,”李春兰笑得合不拢嘴,“想着你以后回来,能住得舒服点,还能带朋友来家玩,妈心里就高兴!”
苏建国也一脸欣慰:“晓晓,你在外面安心读书,家里一切都好。
‘苏记’现在势头不错,我和你妈商量着,等时机再成熟点,说不定还能支持一下你们的‘403实验室’呢!”
父母的支持,永远是游子最坚强的后盾。得知家里安好,且越来越好,苏晓在海外拼搏的动力更足了。
她将家里的好消息也分享到了“403核心群”,赵琳、孙薇、陈欣都纷纷送上祝福,也为苏晓感到高兴。
这种来自家庭和团队的双重温暖,让她们即使远隔重洋,也感觉心贴得很近。
与此同时,孙薇和她的“小学弟”卢卡斯之间的“攻防战”,也出现了新的动态。
卢卡斯的追求并未因孙薇最初的冷淡而停止,反而转换了策略。
他似乎意识到,对于孙薇这样独立、聪明且有事业心的女性,传统的鲜花巧克力攻势效果有限,他开始尝试融入孙薇的世界。
他会去旁听孙薇感兴趣的讲座,结束后还能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问题与她讨论。
他得知孙薇在运营一个护肤品牌后,主动分享了他自己在社交媒体上观察到的一些美妆营销案例。
虽然有些想法在孙薇看来还很稚嫩,但那份努力理解她事业的心意,却不容忽视。
他甚至在一次小组作业中,凭借出色的数据分析和演讲能力,帮了孙薇所在小组一个大忙。
苏晓作为“旁观者”,明显感觉到孙薇对卢卡斯的态度,从最初纯粹的“看戏”和“嫌弃”,慢慢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她依然会吐槽卢卡斯某些“直男”审美和不够成熟的举动,但次数在减少。
偶尔,她也会跟苏晓提起,“没想到卢卡斯那小子对数据还挺敏感”,或者“他今天那个 presentation做得确实不错”。
一天晚上,孙薇参加完一个活动回来,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若有所思的表情。
“怎么了?今天卢卡斯学弟又有什么‘惊人之举’?”苏晓打趣道。
孙薇罕见地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坐到沙发上,沉默了片刻,才开口:
“他今天跟我说,他研究了‘403实验室’的产品和营销,觉得我们在故事叙述和与核心用户的情感联结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他还……提了几个具体的建议。”
“哦?”苏晓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他说,我们或许可以借鉴一些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品牌的做法,不仅仅是卖产品,更是经营一个社群,分享更多幕后研发的故事、成分探索的历程,甚至是一些失败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