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如此严重?你看上谁家小娘子了?”
唐老头脸色羞愧的说:“我那伯父唐六如,其实就葬在横塘镇外面!”
林泰来真是吃了一惊,“你怎得不早说,让我去祭拜一下。”
唐老头又答道:“六如伯父虽收养一子,如今后嗣只剩其孙孀妇,生活拮据艰难,小老儿也无能无财。
如今墓园眼看着荆棘荒芜,牛羊放逐,恳请坐馆出手整治墓园,重修立碑。”
林泰来坐了起来,埋怨说:“你早该说这些,怎得还隐瞒至今?
千载下读六如之诗文者皆其友,何必与其同时乎?
你要早说,我自当出手整治墓园,还用等到今天?”
给鼎鼎大名的唐伯虎重修墓园并立碑这种事,热衷于搏文坛名望的林大官人肯定乐意啊。
就算手里没闲钱,借钱也要把这个项目上马!顺便再发表几篇诗词,写个碑文。
想到这里,林泰来又忍不住的不停抱怨说:“认识这么久了,你为何一直隐瞒不说?
莫非在你心目中,我林泰来就是个不会敬重先贤的人?
再怎么说,那也是你伯父,就算没有名气,我该帮也会帮。
而且你没发现,你这位伯父与我行事风格有相似之处吗?都热爱文娱行业,都喜欢写诗,都以狂出名!
你要早点说,我林泰来混文坛声势还能多几分,起步何至于那么艰难!”
唐老头被烦的受不了,低头道歉说:“都是老朽的错!
当初老朽只是觉得,像我伯父这样名气的人,重修墓园不能所托非人啊。
如果墓园落到庸俗凡人手里重修,那还不如不修,让它就此隐没于世间。”
林泰来:“……”
唐老头这道歉,相当之没诚意!
他听出意思来了,唐老头的意思就是,当初你林泰来就是一个小烂仔,“不配”给唐伯虎修墓立碑。
他们唐家再穷,也是残存了几分骄傲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允许蹭唐伯虎名气的。
黄小妹坐在后面,捂着嘴偷笑,很少看到林郎被这样骑脸。
难怪唐伯虎后人如此落魄,可能都是因为这个骄傲不想低头的心理啊。
林泰来心里嘀咕几声,扭头就对黄小妹说:
“唐老头对社团忠诚度不够,长期隐瞒个人重大事项,扣一个月薪资!不,三个月!”
求月票!唐伯虎的墓地真的在横塘,但我也不知为啥埋了这么远。
(本章完)
------------
第一百五十二章 衣锦回村
第二天,林泰来起身准备回村,黄小妹只把他送到院门口,不肯跟着林泰来回去。
林泰来心里胡乱猜测,但面上也只能装糊涂罢了。
又听到黄小妹提醒说:“郎君回乡,有一二随从即可,不要带那么多人了。”
林泰来诧异的问道:“这是为何?”
如今林大官人出行,随从基本配置是二十二人。也就是左右护法张家兄弟,然后每人再带十个手下。
黄小妹遮遮掩掩的答道:“奴家也不便明讲,郎君回去就明白了,听奴家的准没错。”
林泰来点了点头说:“行,那就听你的!反正带那么多人回村,显得太招摇,村里也未必能安置下。”
毕竟村里都是乡亲,安全系数本身就高。
就算遇到点什么状况,只要招呼几声,就能有左邻右舍的乡亲出来助拳,足够应对了。
所以林大官人打算轻车简从,只带着张家兄弟两个跟班。
林宋村是个典型的江南小乡村,二三十户人家,顾名思义大都是林和宋两个姓,位于横塘镇西北方向几里地。
林泰来穿着童生礼服青衫,大袖飘飘走着就去了。
不到半时辰后,就望见了屹立在村口的申明亭。
亭中坐着几个老人闲谈,亭外又有几个孩童嬉戏打闹。
至于青壮劳力,农忙时谁有功夫大白天在村口扯闲篇?
亭中这些老人们挺面熟的,林泰来从记忆里检索了下,得知这些老人都是村里的乡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