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红薯藤,用来炒个菜,或者煮个稀饭,都是顶好的食物。
也有农妇琢磨之后,把红薯藤做成了干菜,红薯藤长得快,每天都能去地里掐一批。
只要不是把红薯藤给薅秃了,也不会影响到红薯的生长。
里正把控得很严呢,没有人敢造次。
也有聪明的,在允许掐的部分,尽量找带有根须的,带回去也不是为了吃,种在了自家的田坎上。
理论上,这样种植也没毛病,只是种植时间不太对了,稍微有些影响产量。
算算时间,红薯已经进入了膨大期了。
君秋澜去他们家自己的地里,挖了一株出来。
他种的品种跟他给段文的品种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给段文的,就是早春红薯,为了能早点儿种下去。
他自己买的,是另外一种更适合沙地的品种。
只不过两个品种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区别。
硬要说的话,他自己这种红薯的个头普遍偏圆一点,另一种是长条形状的更多。
膨大期挖出来,有些可惜,却也长到了三指左右的大小。
能吃了。
根据现代那边的说法,只要这红薯能长到两三指的大小,就不用担心会饿死人了。
君秋澜也松了一口气。
这红薯进入膨大期,并不需要太多的灌溉了,河里的水,可以先紧着别的庄稼。
只有这一种粮食,也是不行的,红薯吃多了容易烧心。
“君公子。”
里正出来巡查,看见君秋澜在挖自己家的地,他一时好奇就过来了。
同时也是紧张。
“这红薯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君秋澜摇摇头,笑道:“今天就是来看看生长情况的,目前一切正常,马叔不用太紧张。”
他把手里的红薯递了过去。
“马叔也可以去找一株公田里的红薯挖出来,做个对比,要是长成这个大小,就不用担心了,后续根据官府给的种植方式,多注意一些就好。”
马忠长叹了一口气,“这天气越来越热,水也干得越来越快,村里人心都躁动得很,也担心粮食不够怎么办,粮铺里的粮食,也是越来越贵了,官府出面干预,那粮商干脆就不卖了,你说这……哎。”
万一其他庄稼都被晒死了,就算有这个高产量的红薯,也不怎么顶用啊,还是不够吃啊。
真要背井离乡去逃荒,还得有好一部分人,无法离开这个地方。
就比如像君秋澜他们这样的,被流放过来的,除了大赦天下,基本上不能离开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到要饿死人的地步,谁还管这种规矩?
活命要紧。
君秋澜抬眸看了看天,傍晚的火烧云将天空映射得通红,明日又该是个艳阳天。
“马叔不用担心,过段时间,城里就有粮食卖了。”
有粮食卖了,其他粮商看见了,就得降价。
马忠张了张嘴,小声道:“是知府大人那边有门路。”
君秋澜笑了一下,没有否认,“算是吧。”
马忠的心就稳定很多了,“那我就先走了,我得去对比对比。”
“去忙吧。”
君秋澜也要进城去了。
城里又开始萧条了,路上的行人不多,也少见闲聊的。
走到人多的地方,甚至还能隐隐闻到汗臭味。
城里的水井已经开始管控了,每户人家,每天按照人数取水。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取的水,也够一家人使用了,节约一点,擦个汗,也没问题。
真要沐浴,那就没办法了。
还有那些家底殷实的,在自家打了水井的,那就没办法去管了,人家自己花钱打的水井,还能不让人用水了?
只是段文还是派人去说了一下,让他们不要铺张浪费。
大多数的百姓还是心里有数的,现在是要把水紧着灌溉庄稼,庄稼要种不出来的话,之后的日子就更难了。
君秋澜先没去女校,直接去找了苏长寻。
到的时候,苏长寻正在跟几个读书人辩经。
“既白来了,快坐。”苏长寻眼底带着笑容,“听听他们对天下大同的看法。”
几个读书人身上都是有功名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继续考,或者考上了也没有入朝为官的。
这次他们响应苏先生的号召,来之前,他们心里其实就有猜测了。
太子被废,发配流放到边城,时间也才过去一年多。
来了之后,听了苏先生的一席话,今天还留在这里的,都是愿意去拼那么一个美好的世界的。
没办法,人人吃得饱饭,人人有衣穿,人人都能读得起书的世界,实在是太美好诱人了。
他们既然有几分能力,自然也想要出一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