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拥抱,只能虚虚环着早就成年的女儿嚎啕大哭,哭他积攒了几年的不甘与思念。
槿姬头上的珠串在摇晃中左右摇摆,发出泠泠响声,和她本人的哭泣一起,传达着对父亲的爱。
侍女们也跟着感动。
一时间,清凉殿哭声一片。
“姨母怎么了?”被哭声吵醒的冷泉以为发生了大事,跑过来保护淑子。
看到只是亲王来了,淑子毫发无损,他松了一口气;随后反应过来自己还穿着休息时的便衣,涨红了脸,又急匆匆跑回去了。
槿姬在父亲绵延不绝的哭声里歉意一笑。
和归心似箭,急着和父亲团聚的槿姬不同,秋好和母亲六条妃子一路上走走停停、不疾不徐,直到三月中旬才归京。
正好,淑子和源氏为六条重新装修的房子也准备好了。在清凉殿,已经二十岁的秋好和母亲对朝廷的关怀表示了感谢。
由于母女想要早点回家,秋好表达了之后她会继续拜访淑子,也希望尚侍大人莅临六条院,赏景叙旧。
淑子自然说好,而且她也想从六条院的装修看看源氏这厮的品味怎么样。
不得不说,源氏的审美的确不俗:新漆的的门柱上镶嵌着精致的枫叶雕刻,进去后,庭院宽敞,小桥流水装饰其中,有些地方铺了细细的白沙供人观赏。一条小路从庭院蜿蜒而过。
路边的花盆中种满了奇花异草,早春的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有不少女童在花间穿梭嬉戏。可谓是一片新气象。
六条妃子为两个女孩准备好了点心和新茶,领着其他侍女们离开了,将美景留给两人独赏。
“真是感谢您的心思。”秋好端茶道谢。
“回家的时候我都认不出来这旧宅院了,真是太气派了。”
淑子也回敬秋好:“您为了百姓在伊势修行了六年,都是艰苦度日,自然应该被尊重。”
之前在庭院玩耍扑蝴蝶的女童和女侍突然来禀报,朱雀院的使者来访。
听到这个消息,本来笑意融融的秋好脸上出现了些许不耐烦,随后抓起扇子挡住面容。
对于朱雀院的近期的感情小心思,淑子也是有所耳闻。
使者们没想到尚侍也在这里,惊讶了一瞬后向两人行礼,双手恭敬地向秋好的乳母递上了朱雀院的信件,并留下了长长一串礼物。
淑子简单看过去:有时令的果蔬、有精致的梳妆盒、有时兴的绸衣、也有过冬的皮毛,零零碎碎,不胜枚举。
“你是怎么想的呢?”淑子接过了秋好递来的求爱信,看了一圈后询问。
谁料秋好却越过这个问题,讲述起了她在伊势和旅途的见闻。
“从我十四岁离开到现在,六年了。我见到了很多之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她娓娓道来。
“我看见了丰收的水稻麦田,第一次知道了米和面从哪里而来;我看见了南来北走的行商,听说了北国的风雪南边的沙滩。”
“我也看见了,贫苦的农民瘦骨嶙峋、日夜劳作,却只能得到糊口的麦种;看到了背着孩子的佝偻孕妇,赤着裂开的双脚跟在贵人的牛车后奔跑,仅仅是为了捡起他们不愿意吃、随手扔出车外的零碎点心。”
“我知道了天高海阔,也见到了世间疾苦。”
听着京都从小锦衣玉食的公主这样情真意切的言语,淑子也十分动容。
秋好拿起了一块小时候不喜欢、总要闹着扔掉的豆糕,慢慢咽下:“您瞧,我的弃如敝履,却是他们的求而不得。”
就着淑子端过去的茶水润了润嗓子,秋好认真地看着淑子的瞳孔:“当初写书的时候,当初拯救百姓的时候,您也是这么想的吧。”
她拉起淑子的手:“您问我朱雀院,我想说的却是,我不想和他在一起,我只想和皇帝在一起。”
“未婚的我十分懦弱,不能成为女官让母亲和去世的父亲受到非议。那么我一定要嫁给这世间最尊贵的人,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样我就有了自己的皇后属官,也能做一些事情。”
“不只为了母亲的荣耀,也为了我的愿望。”
“我可以等陛下长大,无论如何,我也要闯一闯。”
春风吹过秋好的发丝,那一缕曾经被淑子比作“丝发垂两肩”的头发调皮地和淑子嬉戏,在她面前绕啊绕。
“您之前那么照顾我,我也想和您并肩作战。”
那微风送来了秋好的壮志。
第72章 震惊!他居然想做duck(不是)
那边六条院, 秋好和淑子袒露心扉、初步结盟。
这边别院,朱雀院和源氏兄弟叙旧、倾诉衷肠。
看着即使流放受苦也不减容色的源氏,再想到自己被淑子气得破破烂烂的身体(物理和精神意义上)和雾蒙蒙(物理和医学意义上)的眼睛,朱雀心情复杂, 长叹一口气。
说起来, 当时自己任由小心思发展, 违逆父皇的遗嘱,任由源氏离开, 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