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116节(2 / 3)

一个少女忽然跑进来,拽着郑岚的手臂,不停的摇晃撒娇:“闵家小娘派人来,约俺三月三去踏青。阿娘不让俺去,俺就要去嘛,就要去嘛……”

“好好好,你去你去。”郑岚满脸笑意。

少女开心道:“俺还要带很多好吃的,把李家姐姐也叫上。”

郑岚点头说:“都叫上,让你兄长陪着,别出了什么意外。”

爷孙俩在那儿说话,父子俩也在私聊。

朱国祥低声说:“这个小姑娘,伱有没有觉得像哪位明星?”

朱铭问:“像谁?迪丽热巴,古力娜扎,还是马尔扎哈?”

“什么乱七八糟的,”朱国祥说,“我是说她长得像李丽珍。”

朱铭一脸疑惑:“李丽珍是谁,我只听说过李时珍。”

朱国祥很是无语,毕竟是两代人,在这方面没有共同话题,只得科普道:“李丽珍是一个香港明星,拍了很多好电影。”

“哦,”朱铭仿佛被打开记忆,“我想起来了,是不是拍了一部《榴莲成熟时》?”

朱国祥的脸色变黑,他已经听出来了,儿子就是在拿自己开涮。

“不是《榴莲成熟时》吗?”朱铭还在装,“那一定是《樱桃成熟时》,又或者是《香蕉成熟时》。”

朱国祥不再言语。

朱铭一脸坏笑:“朱院长,你肯定看过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水果熟了?”

“你可以闭嘴!”朱国祥猛瞪儿子一眼。

第114章 再无这般好男儿

郑岚与那少女说了一阵,这才介绍道:“此乃俺家幼娘。幼娘,这两位是西乡来的朱相公、朱大郎父子。”

幼娘当然不是大名,大名和闺名,一般不对外人说。

富贵家庭的女子,出生百日就有大名。

还有特别讲究的,及笄或订婚之时要取字,从此以“姓+字”来示人,自己的大名则秘而不宣。

此女名叫郑元仪,正是打算许给李含章做续弦那位。

但李含章看不起商人家庭,长辈已经在给他联系士女了。

朱国祥扯什么李丽珍,只能说带着点影子。

这位少女还未长开,脸蛋有些婴儿肥,身材并不高挑,胜在五官秀丽,而且有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

她双手相扣摆在腹部,拇指交叠微翘,低头屈膝道:“相公万福,郎君万福。”

这是宋代的万福礼,跟唐代、明代的姿势不同。

客观来讲,明代的万福礼最好看,也最显得落落大方。唐代的万福礼最简单随意。而宋代的万福礼,繁杂的同时还透出小家子气。

“女郎有礼了。”父子俩起身还礼。

行礼之后,郑元仪偎着祖父,眼神落在朱铭身上:“俺从闵家姐姐那里,见过郎君的诗词。又在哥哥那里,听了郎君讲的《西游记》。郎君来洋州,是在准备今秋的解试吗?”

“或可一考。”朱铭模棱两可道。

如果秋天他正好在洋州,说不定真要去考试,体验一番古代考场的气氛。

以朱铭的学问,就算没怎么练过经义文,也是有很大几率中举的。

因为宋代的举人含金量很低,只在州府考试,而明代的举人属于全省考试(一个市考,一个省考)。

单从考试地点来看,宋代举人,更像是明代秀才,但又有赴京赶考的资格。

郑元仪面对陌生男子,也显得颇为大胆,又问:“郎君有诗词新作吗?”

“没有。”朱铭回答。

“冒昧了。”郑元仪不再说话,只静静坐在祖父身边。

她似乎对朱铭极为好奇,眼珠子转向祖父,却又总是转过来,不时的偷瞧朱铭说话。

郑岚继续谈生意:“不拘市价多少,一等茶88文(每斤),二等茶60文,三等茶43文。先付定金,写下文契,朱相公以为如何?”

这是要提前订购,而且订货合同,还能作为“期货”转卖。

郑岚提出的价格,明显高于历年茶叶收购价,可以说已经给足了诚意。

朱铭却提出附加条件:“我们手里的船,只能运到县城,缺老舵手过黄金峡。这个价钱很合适,但需要郑家派商船来运走。”

茶园主售卖茶叶,运费属于主要成本之一。

朱铭的意思很明白,他不负责运输,运费得让郑家来承担。而且还暗含威胁,说他可以不跟郑家合作,若把茶叶卖给西乡县的商人,还能省下不少船运费用。

郑岚做了一辈子生意,哪里听不懂?

他当即说道:“炒茶是新物,名气不显,知者不多。西乡县地方太小,恐怕很难卖出去。洋州则不同,州城富庶,愿尝新者也多。郑家还有些名头,可以帮忙推介。真要俺派船运茶也可以,各等茶叶的购价,每斤须再降八文。若是一次购茶不足两千斤,每斤价钱还要再降五文。”

这是在说,炒茶属于新品,郑家也要担风险,还得负责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