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书了,他是比谁都赞同的。
&esp;&esp;方三娘看佘远在发呆,“远哥,你发什么呆呢,快把东西放下,洗手吃饭了。”
&esp;&esp;佘远把工具晾在屋檐下,眼神却始终没离开三个孩子。
&esp;&esp;“明天你和大山一起去山里,给曹师父买些米面送过去,然后就去私塾问问,看大河这情况怎么能入学。”
&esp;&esp;佘远点头,“嗯,我明天去问清楚。”
&esp;&esp;今年的入学是在年初,已经过了,佘大河现在入学就相当于插班。
&esp;&esp;正常来说,小私塾是不让插班的,但束脩、拜师礼到位的话,也可以例外。
&esp;&esp;方三娘看到三个孩子这么兴致勃勃,神采飞扬的,原本有些动摇,现在也十分坚定了。
&esp;&esp;次日,佘远和佘大山一起出发去县里。
&esp;&esp;临走的时候,方三娘再三的嘱咐佘远,一定要给曹师父买精米和精面,让曹师父多关照。
&esp;&esp;佘远当然知道要买好的。
&esp;&esp;到了县里,佘大山先去医馆,佘远去买米。
&esp;&esp;精米的价格可比糙米贵多了,十几文一斤,精面是十文钱一斤。
&esp;&esp;佘远各买了五十斤,总共花了一两多。
&esp;&esp;怕这样太单调,他又去割了二百文的猪肉。
&esp;&esp;送到医馆的时候,曹大夫是连连推脱不肯收。
&esp;&esp;“这些东西还是带回去给孩子们吃吧。”曹大夫说。
&esp;&esp;佘家的情况,他不是太了解,但是佘家的人个个消瘦如柴,想来日子肯定也不好。
&esp;&esp;他既然收了佘大山,那就把佘大山当作徒儿,自然是不会贪图这些东西。
&esp;&esp;“曹大夫,孩子在你这里,要你多费心,这点薄礼实在不成敬意,您就别嫌弃了。”
&esp;&esp;“这是哪里的话。”曹大夫板下脸来,“我怎么会嫌弃呢?”
&esp;&esp;“既然曹大夫您不嫌弃,那就收下吧。”佘远趁机把东西放到医馆里。
&esp;&esp;曹大夫无奈,“你你这太客气了,倒是让我不好意思了。”
&esp;&esp;“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佘远挠挠头,“这都是应该的。”
&esp;&esp;东西已经放下了,曹大夫也就不好再拎起来还给佘远,这样做就有看不起人的嫌疑了。
&esp;&esp;“既然如此,我就不推辞了。”曹大夫说。
&esp;&esp;佘远道,“那我就不在这里叨扰了,我还要去私塾一趟。”
&esp;&esp;“去私塾?”曹大夫叫住他,“去私塾做什么?”
&esp;&esp;佘远便把送佘大河去私塾读书的打算说了。
&esp;&esp;曹大夫佩服的点头,“你能有这想法实在是不错。”
&esp;&esp;他还以为卖了人参的钱,他们会留着给孩子们做聘礼和嫁妆呢。
&esp;&esp;当然,这种想法不是错,是正常人很正常的想法。
&esp;&esp;可佘远现在的想法在曹大夫这种能识文断字的人眼里,是很有远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