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千三百八十八章 大明陷入战争泥沼(1 / 2)

在额尔敦买下情报两天之后,明军在交趾吃败仗的消息便传入金陵,坊间一片哗然,无数人不敢相信。

应天府领命,张贴安民告示,字里行间闪烁其词,只是说遇到些许叛军,不日便可讨平,对于明军的战损,丢失的城关只字不提。

阿尔斯楞兴奋不已,坐在炉子边低声道:“听说有官员出城征粮去了,明军很可能会抽调兵力再度南下。”

额尔敦半躺在藤椅里,身上还盖着一条毛毯,神态颇是悠闲惬意:“据说明廷京军有三十万,征讨安南已经用去了十万,这座城内外,也就只剩下二十万兵力了。”

“如果明廷派军南下,那京军的数量将会锐减。一旦北方有警,他们将会面临无兵可用,无兵可调的处境之中。我认为,这样的机会,我们不能再一次错过。”

明廷攻取云南时,本就是元廷南下的一次绝佳机会。

可偏偏元廷没有下定决心,只是做做样子,耀武扬威地从边镇走过,加上云南梁王实在不够给力,曲靖被明军一日拿下,昆明也没守住,甚至连逃都没逃出去就被人俘虏了。

云南丢得太快,没有将明军拖疲、拖死,让元廷主力没办法放心大胆地投入全部力量南下进行决战。

可这一次不一样。

云南只是割据一方的元廷势力,被明廷灭了,这把火也就熄了。可安南不是某个势力,而是一个国家,安南国王死了,亲王死了,王子死了,大臣死了,这都不意味着火完全熄灭了。

只要有人是陈氏宗亲,只要他们敢于反抗大明,就能拉起队伍来,那里的百姓愿意为恢复自己的国家去战斗。

这把火,没有熄灭,反而可能会越烧越大,直至将明军彻底赶出去!

不能小看了这群人,元廷曾多次征讨,最终也没控制住安南,明军——也未必可以控制局势。

一旦明军再次派兵南下,不管他们能不能从安南战争的泥沼中爬出来,元廷的机会都将到来!

这应该是年之内,大明暴露出来的最大破绽。

错过这次,明廷将会腾出手来,全力北伐,那等待元廷的命运——不会多好。

安南的事还在发酵,腊八之后,更有消息传来,陈季扩得到了火器之后,已经到了坡垒关,甚至放出话来,要么明军撤出安南,要么陈季扩领兵攻入大明,占领广西。

广西都司求援的文书都送来了。

朱元璋召集官员商议对策,最终做出了出兵增援的决定。

十二月十日,朱元璋下旨,由汤和领兵十万,六安侯王志、宜春侯黄彬、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宋晟等随军,于十八日出征,命朝廷各衙署在八日之内做好出征准备。

消息一出,额尔敦难以控制自己的兴奋,脸色潮红起来,当即对阿尔斯楞道:“我们的机会来了!”

阿尔斯楞高兴之余,问了句:“大汗并不知道这个消息,等我们回去,会不会错过了?”

额尔敦盘算着。

要回草原,至少也需要等过了元旦,加上路上时间,到捕鱼儿海估计都二月半了。

元廷虽然是以骑兵为主,可不意味着战争不需要动员时间,也不需要后勤,要知道元廷是多部落构成,所有人也不可能全都猫在捕鱼儿海,要调动全部的力量南下,这也需要动员时间,也需要抽调各部精锐。

这样算下来,即便是买的里八剌没有任何犹豫,收到消息当天就下达南征的命令,那也要四月份了,等到了明军边境,都要五月了,若是再犹豫一阵子,邀请各部官员集议一阵子,那可能就要拖到七八月份了……

明军向南增兵十万,足以改变战场局势,陈季扩很可能会被打回山里去,一旦局势趋向于稳定,明军就可能会抽调兵力返回金陵,而这——对元廷不利!

额尔敦沉声道:“等元旦庆贺之后,我们便早点回去,一路快马加鞭!一定要在安南战事结束之前说服大汗南下!”

阿尔斯楞对此很是认可。

元光匆匆走了过来,道:“发现了孟福留下的标记。”

额尔敦豁然起身:“标记是何意?”

元光回道:“今晚在龙江驿碰面。”

阿尔斯楞看向额尔敦:“应该去见一见,顺便传达大汗的旨意。”

额尔敦沉思了下:“你我目标太大,很容易被锦衣卫盯上,孟福对我们太过重要,而且此人早就被锦衣卫通缉,更不宜暴露。所以,这次就让元光、鄂齐尔二人过去吧。”

去地下钱庄打探消息,变卖财宝,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即便是被锦衣卫发现了也不影响大局。

可孟福正策划毁了远火局,在这个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