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吃了这顿晚餐,就跟过年一样。
不过,在用晚餐的过程中,何昸乐问了常宁的工作,同时还问了祁正右和沈贝儿,还说了饶嘉佳,又说到饶嘉佳母亲的情况。
这顿晚餐吃了很久。
吃完后,常宁帮着二老一起收拾。
收拾好了,常宁想出去走走,实在吃了很多,不走走不行。
何昸乐说她和常宁一去出去,常东随说,她们母女俩去,他在家里收拾。
常宁说,一起出去走走吧,好久没有一家人一起出去走过了。
常宁这话让何昸乐当即便说,就是,一家人很久都没有一起出去走过了,正好现在趁着过年的气氛,女儿也回来了,一家人出去走走,好好的感受下这过年的气氛。
母女俩这么说了,常东随便也就笑着说,一家人一起出去。
说好,一家三口收拾好,便一起出了门。
时间已是八点多,并不晚,外面很热闹。
尽管冬日寒冷,但依旧盖不住这浓浓的过年气氛。
“看看,这过年了,在外面工作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好多生面孔,都在这外面吃好吃的。”
过年了,摆摊的都多了。
吃的,玩的,非常热闹。
常宁挽着何昸乐的手,常东随背着手走在何昸乐身侧,三人看两边的小吃推车,都是小吃,各种各样的,凳子也都坐满了。
而平日里的火锅店,串串店,小吃店,到现在都得要等。
好多人坐在凳子上等。
常宁笑着说:“要回家的,过年了,一家团圆的日子,很重要。”
她看着店铺里挂着的灯笼,对联,各种各样,一闪一闪的,她眼中的光亦是闪动,如星辰一般明亮。
何昸乐听着她的话,握住她的手,笑容满面:“是的,以后我们都一家人一起过年。”
常宁结婚三年,都在青州过的年。
今年是她这三年来,第一次在家过年。
常宁说:“嗯,以后都在家过年。”
常东随听着母女俩的话,没出声,但他脸上一直是笑。
一家三口慢慢的在小县城里走着,感受着这过年的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喜气纷纷。
正好家里还没有布置,常宁看到了漂亮的灯笼,便想把家里布置布置。
不过,她想自己做。
自己做灯笼,自己写对联,自己剪剪纸。
何昸乐一听这话,当即便说好,一家人今年好好的把家里布置布置。
于是,一家三口就买需要的东西,大包小包的提着,然后往回走。
“咦,那是老杨吧?”
忽然的,何昸乐看向斜对面的一人,对常东随说。
听见她的话,常东随随着她的视线看去,便看见在一个小货车前,一个头发半白的妇人在货车前挑选奶枣。
要过年了,小县城里很多这种小货车拉着菜或者水果卖的,比店里卖的便宜。
常东随看那妇人,说:“是她。”
何昸乐皱眉,脸上是唏嘘:“老杨老了很多,我刚差点都没认出她。”
常东随说:“没办法,出了那样的事,做父母的无可奈何。”
常宁听着二老的话,看那认真挑选奶枣的妇人。
她面色很差,很憔悴,因着头发半白,人看着苍老许多,整个人身上也都没有过年的喜气,愉快,只有颓唐,无力。
常宁说:“爸,妈,怎么了?”
听见她出声,常东随没说话了。
何昸乐也哑了,两人面色一致的不大好。
常宁看两人这面色,问道:“怎么了?”
似乎不是很好的事,而这事,似乎和爸妈有关。
何昸乐叹气,看常宁,握紧她的手,眼里是自责:“那位阿姨是你杨阿姨,你唐叔叔的妻子。”
唐叔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