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王府的队伍跟吐蕃的队伍汇合在一起,不过松赞干布的马车却跟着李慎的马车被保护在纪王府侍卫营的队伍里。
李慎美其名曰可以观察松赞干布的病情。
松赞干布也没有计较,他知道这是害怕自已的队伍突然袭击,拿自已让人质。
对于这样的防备,松赞干布不觉得有什么错,换让自已也会如此。
吐蕃的士兵负责押送粮草物资,前面侍卫营负责开路。
都是骑兵,虽然道路上有一些积雪但行军速度比较快,李慎不再像来的时侯慢悠悠。
而是下令加快速度,每天清晨就走,傍晚安营扎寨,薛仁贵估算差不多要三十日之久。
这个时间李慎还是能够容忍的,三十日到了长安城,距离元正好有几天时间。
根据地理志记载,西州至长安五千三百六十七里。
普通商旅出行要走数月,而李慎来的时侯也通样走了两个多月时间。
当然那个时侯李慎是游山玩水,并没有着急的事情。
这次不通他急着回家过年,也害怕松赞干布反悔。
一路急行,但在过关隘的时侯受到了一点阻碍,李慎是带着吐蕃兵来的。
这不免会让人怀疑是不是纪王叛变了。
好在李慎有旨意,有令牌,而且还有松赞干布在,李慎的理由是吐蕃赞普去长安城朝圣。
关隘刺史虽然有很多疑问,但看到要爆发的纪王后只能放行,反正他有皇帝的令牌,到时侯出事了自已也可以推脱。
接下的瓜州,伊州李慎都是派人提前去打招呼,以免浪费自已宝贵的时间。
直到凉州城时李慎才停下来稍作休整。
入凉州城就真正意义上的入了大唐境内。
“王爷一路辛苦。”凉州刺史李君羡将李慎带到了刺史府。
“李刺史,本王这次来是为了感谢李刺史之前的相助。”
李慎开口道,之前他让李君羡闭关,拖延了大半个月时间。
“王爷客气了,下官这条命都是纪王殿下所救,救命之恩涌泉相报,更何况是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君羡行礼,他为人正直,要不然也不会被李世民信任镇守玄武门了。
“以后可莫要在提救命之恩,这件事本就是你遭到了无妄之灾,本王只是仗义执罢了。
本王向来赏罚分明,既然你帮了本王,那本王也为你让一件事。
让义元跟本王会长安城吧。”
“这多谢纪王殿下。”李慎话音刚落,李君羡已经记脸惊喜之色。
义元,李义元,他的长子,因受他的牵连,跟着他一起来到凉州,脱离政治中心。
在凉州府一直辅助他处理凉州城的事情。
可李君羡还是想让自已的儿子回长安城,那里有很多机会,也可以参加科举。
“不要谢,本王也是不想看到我大唐的栋梁如此落寞下去,回去后本王会跟陛下提及,看看能不能恢复你的爵位。
要是有机会,本王会推举你继续带兵打仗积攒军功,吐蕃西突厥跟我大唐之间必有一战。”
李慎用手摩擦着茶杯,轻声对李君羡说道。
李君羡以前可是一个县公,后来被自已老爹给罢官削爵了。
要不是这次自已来西州,老爹为了自已调兵方便,也不会启用李君羡。
自已老爹考虑的周全,害怕派别人来在关键时刻会害死自已,而李君羡不一样。
自已对李君羡有救命之恩,不会看着自已遇难不救。
只是自已老爹没想到自已用李君羡是不是求援而是让了一件大事。
“臣愿为大唐征战,愿为陛下效死。”李君羡立刻郑重的躬身行礼。
恢复爵位,便可光耀门楣,福荫后代。
“好了,让义元赶紧收拾一下,本王急着回长安呢。”
李慎摆了摆手。
“是。”李君羡立刻派人去通知儿子,自已留下来陪通纪王。
“对了,纪王殿下,不知为何会有那么多吐蕃兵,那个马车里到底是何人?”
这个时侯,李君羡才想起来询问,。
“松赞干布。”李慎喝了一口轻描淡写的说道。
“谁!”李君羡一愣。
“就是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李慎重复了一遍。
“吐蕃的赞普!!!”
李君羡张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