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22节(1 / 2)

盗神道外堧地者、与御史大夫相互构陷者、知酌金不足不报者、在位九年无功者。

真就是“人才”纷至。

………

公孙贺此时正随卫青北征匈奴,只是此番未立战功,正因此惋叹。

随即就看到噩耗。

他都哭着跪辞了,都没能推辞成功吗?

卫子夫也为公孙贺忧心。

公孙贺是她的姐夫,是她姐姐卫君孺的丈夫。

【秦念:然后刘小猪你就跟他对着哭,强行把丞相这个烫手山芋塞给了他。】

【刘彻:……】

当初读到这段历史时,秦念就笑得不行。

“上与左右见贺悲哀,感动下泣,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上乃起云,贺不得已拜。”

公孙贺哭着推辞,刘彻及左右大臣也“感动下泣”。

秦念觉得这左右大臣哭,是感动于刘彻选的冤大头不是他们。

刘彻那句“扶起丞相”就更搞笑了。

公孙贺跪着哭诉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担任丞相,刘彻张嘴就是“扶起丞相”。

之后公孙贺还是不肯起,刘彻直接就走了,于是公孙贺就这么被强行拜为丞相。

公孙贺是真哭,刘彻则是明摆着的假哭。

【秦念:在任十一年后,公孙贺被卷入巫蛊之祸,与儿子公孙敬声双死于狱中,灭族。事后,你承认没有找出罪证。】

一沾上巫蛊就没有好事。

刘彻极为烦躁。

【刘彻:刘弗陵,将巫蛊之祸详细说来。】

越是烦躁,刘彻就越想知道全部经过。

总不能不断被讥讽,却不知为何被讥讽。

让刘弗陵说,自然是因为刘弗陵不会如秦念一般冷嘲热讽。

【刘弗陵:公孙敬声接替公孙贺担任太仆后,不遵法纪,因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而下狱。】

刘弗陵先说公孙敬声之事,当然是为了表明公孙父子之死并非全然无辜。

也算是努力为阿父开脱。

………

公孙贺早在看到“灭族”时就已是吓得魂不附体。

再看到敬声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更是恐慌不已。

好在左右提及李绪之事。

为匈奴练兵的李绪尚且免死,何况他的儿子只是贪污?

公孙敬声尚幼,缓过来的公孙贺痛下决心,必定好好管教儿子。

管教不好,那就不能让他入仕!

【刘弗陵:公孙贺追捕逃犯朱安世为其子赎罪,朱安世在狱中状告公孙敬声与公主私通、于驰道埋偶人诅咒阿父,公孙贺父子因此下狱。】

【秦念:囚犯明显用于报复的话也信,果然是发猪瘟。】

【刘彻:……】

【刘弗陵:因阿父当时病重,故被其蒙蔽。】

【秦念:没错啊,“猪瘟”。】

第13章

刘彻暴怒!

偏偏他又拿秦念毫无办法。

朝堂上下、尤其是出身儒家的官员尽皆噤若寒蝉。

皆知陛下的怒火终究会落在他们头上。

【刘弗陵:……】

刘弗陵开始为阿父时期尚未出生的自己感到担忧。

他还想好好表现,若是大兄继位,那时阿母就能与自己同去封地,以全此生不得尽孝之痛。

如今秦念作乱,刘弗陵很是绝望。

………

刘彻冷着脸没有出言。

若是病重之时,恰好朱安世状告有人行巫蛊之术,他当然会宁杀错不放过。

巫蛊之事是否有用……

以后再有论巫蛊事者,刘彻就让其先去咒杀死囚,做不到就是欺君死罪。

【秦念:巫蛊之祸之初,被诬陷私通的公主是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伉也牵连致死。史书却并未记载诸邑和卫伉是怎么被牵连的,刘弗陵,解惑一下?】

【刘弗陵:……】

刘弗陵不敢言。

史官都不敢记的东西,他怎么敢说?

卫子夫闭了闭眼。

原来不止是据儿,阳石和诸邑也没能逃过一死。

【秦念:那我猜一下。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都是刘据同父同母的姐姐,卫伉是刘据的表兄,公孙贺是刘据的姨父……】

【秦念:这场巫蛊之祸,你爹真正怀疑的对象,其实是你哥刘据?】

秦念知道这很像阴谋论,但她认为这一猜测符合人之常情:

汉武帝病重,就算没人在他面前诋毁刘据,笃信巫蛊的他也会怀疑到太子头上。

毕竟他要是被咒死了,受益者毫无疑问就是太子刘据。

【刘弗陵:……】

沉默就是默认。

这应该就是刘彻拿的剧本了。

秦念记下这一点。

史书隐笔之处,就只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