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袭隋代,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历史的惯例与经验,再衍生出一些具有执行、监察、侍从或其他功能的机构,共同组成唐朝的朝官制系统。
唐朝官员品级,按照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依次往下延申,数字越大,官位越小,最小的官是九品——正九品,从九品。
正的比从的大。
文官正四品下,武官正三品下,还分上下阶。
分每层官制中,正品官又细分为正五品上,正五品下;从五品上,从五品下,以此类推。上的又比下的大。
故而,文官其实有三十个等级,武官有三十二个等级。
======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监。======我会在书友圈里放图,感兴趣的可以去看
顾名思义,有三个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监。
三省分别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
二十四司是六部直辖下属机构。
一台为御史台。
九寺分别为:宗正寺(吏部),太府寺(户部),司农寺(户部),太常寺(礼部),鸿胪寺(礼部),光禄寺(礼部),卫尉寺(兵部),太仆寺(兵部),大理寺(刑部)。
五监分别为:都水监(工部),将作监(工部),少府监(工部),军器监(兵部),国子监(礼部)。
======
唐朝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度(这个大家应该有印象,中学课本上有讲),三省分别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门下省的工作主要是审核政令,中书省则是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则是干实事的行政部门。
======
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
这六部下的机构,就是由监、寺、司构成。
1吏部:掌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
吏部的从属部门(1个):宗正寺。
1、宗正寺:管理皇室宗亲事务,唐代道教是国教,所以宗正寺还管理道士、僧侣。
2户部:管理户口和赋税。
户部的从属部门(2个):太府寺,司农寺。
1、太府寺:掌管宫廷库藏和贸易。
2、司农寺: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等事务。
3礼部:管礼仪。
礼部的从属部门(5个):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国子监,秘书省。
1、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
2、鸿胪寺: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
3、光禄寺:掌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之事。
4、国子监: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5、秘书省: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
西汉以来,朝廷曾多次下诏求书,藏于宫内秘府,等闲人难得一见,“秘书”一词即由此而来。
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秘书省自然备受重视,享有较高的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秘书省也经历了一个由兴而盛、由盛而衰的过程。唐宋以后,印刷出版技术逐步成熟起来,图书数量越来越多。
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官府和私人设立的书院、藏书楼等,即使在中央,藏书机构也不仅限于秘书一府了。
在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秘书省的重要性逐渐削弱,最终被其他机构取代。
秘书省的兴废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官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
4兵部:掌管军政。
兵部的从属部门(3个):军器监,卫尉寺,太仆寺。
军器监:掌缮治甲弩,按时交纳武库。等于看管武器库的。
卫尉寺:掌管仪仗帐幕,比秦汉时已成闲职。一直延续到南宋被并入工部。
太仆寺:为掌车马之官。
5刑部:管刑法。
刑部的丛属部门(1个):大理寺。
1、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
6工部:管理工程。
工部的从属部门(3个):都水监,将作监,少府监。
1、都水监:掌管舟船及水运事务。
2、将作监: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和精美器皿的制作与纱罗缎匹的刺绣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
3、少府监:仅掌管百工技巧诸务。
======
另外一个独立的台则是御史台,御史台是唐朝的监察机构,负责管理官员纪律,弹劾官员等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