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了写写画画,虽然没有旁的本事,可那画出来的画儿,却是活灵活现的!”
实际上那个表外甥,没有旁的赚钱本事,虽然能画两笔,也确实不错,但却是不大识字,卖不成字画,只能画一画年画这些不大值钱的,寺庙楼宇里的壁画倒是大买卖,可没有老师傅带着,人家也信不过他呀!
楼欣月只要画师能按着她的要求把东西画出来就好,自然是不在乎有无名气和师承这些,去见了这位管画师,又亲眼见对方画了几幅小画,便点点头,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草稿和画纸。
在长兴县城里,她就试过自己画过挂历,那挂历上的画,便是战神归乡记和豪商恩怨录这两本话本的故事。
只是她水平实在业余,要画出一幅自己满意的简笔画,都得磨上两三天。
又费劲又耗时,倒不如花点银子找专业画师了。
如今,为了提高铺子里的人气,楼欣月就打算做连环画了。
内容就用边塞侠影录。
她已经事先花出了十张草稿图。
这草稿图非常草,可以说是灵魂之作了。
如果非得有一比的话,大概就跟现代导演们画的分镜图差不多。
总之,就是能让人看出来画的是啥就行。
留下了一两银子的定金和草稿,又同管画师签了契,约定若是画好以后楼欣月满意,就要再付二两银子,后续的画便都让管画师来画,三两银子十幅。
这个画画出来,是要做成连环画的付印的。
自然是既不需要上色,也不需要渲染,只要线条清晰的白描画即可。
这般的画十幅就能挣到三两。
别说是管画师了,就是段牙婆,都觉得这绝对是个好活儿!
管画师倒也不负所托,只用了三日,就将十幅画送到了铺子里。
楼欣月一一看过,发现管画师虽然用的
是传统的白描技法,但线条简洁传神,正是她欣赏的画法。
楼欣月爽快地付了余款,又将十幅画交给了管画师。
半月后,楼欣月就带着自己的新作和连环画稿去了王记。
第127章 画书感觉是彻底地稳了。
其实在这个时代,不光是有故事性很强的年画,各种话本里,也会有一些白描插图,技术手段上,那是早就能做连环画了。
只不过,这个连环画的形式,没用到书本里,而是用在了庙宇的壁画和雕刻上。
但壁画和雕刻的受众,那又跟话本不同了。
而且也不可能跟连环画小人书那样,抱在怀里细细地赏玩。
再一个也没有文字描述。
这没有文字描述,那画里的意思,可不就全靠猜测了?
比如青云仙祖闹市吹笛,百姓闻之如痴如醉,纷纷投果掷钱,而仙祖三曲过后,便神龙见首不见尾了。而百姓们回到自家,发现之前投掷出去的果子和银钱,都整齐地摆到了自家的桌上,甚至还多出了两倍。
栖云城里,就有供奉青云仙祖的庙宇,那庙宇大殿的墙上,可不就画着六幅图画?
知道青云仙祖的,又到了庙中,再看这六幅图画,那自然是能想到这段故事了。
但这是心里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认知了。
如果是一个从来没听说过青云仙祖的人,又不是在庙里看到图画呢?
那没准他的理解,就跟青云仙祖闹市显真身的故事,南辕北辙了。
成人都未必能理解,更不用说识字不多的孩童了。
连环画版的边赛侠影录,一共也就是五十六幅画。
楼欣月在每一幅画的下方,都提练出不到百来个字,而且为了照顾未成年,还要尽量字词更加简单。
但其实,楼欣月看过的连环画小人书,那可都是至少有七八十页来着。
如果这个连环画能在栖云城里热起来,那以后再做些精致版的也不迟。
王管事看到楼欣月拿来了一大一小两本册子,先时还不明白什么意思。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