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这——未来之,如何讨论?
詹徽清楚,这是朱元璋维护顾正臣的办法。
一旦这事在民间掀起讨论,市井百姓必然倾向于顾正臣的做派。
要知道,马克思的未来之是日本会屠戮中国三千五百万军民!
而眼下的大明,总人口也才六千多万,若是死三千五百万,就意味着每两个人会有一个人被杀,考虑到人口的地理分布,日本一旦进犯,那东北、北平、山东、河南、两浙、金陵等地,人口基本上全杀光了,不管是妇孺还是老弱。
但这事,不能当真看!
詹徽看着朱元璋那双扫过群臣的目光,似乎透着其他深意。
大讨论?
真的是皇帝想要的结果吗?
詹徽揣摩着朱元璋的真正心思,突然明白过来什么,迈步走出,以一句话截断了朱元璋的心思:“陛下,若天下人皆相信马克思窥见未来之,他日,谁还信陛下,信朝廷?”
此一出,群臣哗然。
倒吸一口气之人,比比皆是。
杨靖眯着眼看向詹徽,这家伙与镇国公可没什么仇怨,他父亲詹同还曾与顾正臣私交甚好,可现在——
詹徽想要顾正臣的命!
李原名也感觉到了森森冷意,如同剑客已然拔剑,虽未见血,可已是寒光慑人魂魄!
开济也不得不佩服詹徽,这个家伙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要命。
阴刻之人!
朱元璋深深看了一眼詹徽。
这个家伙,很聪明!
他说的——并没错!
马克思至宝是窥见未来,存在于顾正臣的脑子里。
顾正臣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现在全天下人都相信了马克思的未来之,让顾正臣免于罪责,轻松脱身,那等到几年之后,顾正臣再次抛出马克思之,又该如何应对?
官员、武将是相信他,还是相信皇帝与朝廷?
百姓是跟着他,还是跟着朝廷?
如此一来,顾正臣便能:
一出,天下惊!
一断,天下变!
再极端一点,顾正臣甚至可以左右皇帝废立,只要他说一句“燕飞帝畿”,就可能将燕王扶持到皇位上来,哪怕不是燕王,那不还有晋王、周王……
毕竟,没有人知道马克思至宝的全部内容,顾正臣说什么还不是什么,哪怕是他信口胡编,谁能分辨?
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之,必须被打倒,必须被否定,天下的百姓更不能将此事信以为真!
李原名见朱元璋神色冷厉,知道要坏事,缓步走出,肃然喊道:“陛下,马克思窥见未来之虽未必全然可信,但也不可完全不信,否则,无法解释土豆、番薯的来历,无法解释八万里大航海,无法解释新医学,无法解释当下蓬勃发展的新科技!”
要全面否定马克思窥见未来之,那要不要否定土豆,否定番薯,要不要拆了蒸汽机,大家重回帆船时代,未来的铁路还要不要建造了,那能救命的青霉素要不要全都毁了?
这些新事物,自古以来没有,始于顾正臣,始于马克思至宝。
要全灭否定马克思至宝,不认可这世上存在窥见未来的事,那这些东西的来历如何解释,谁能解释?否认了这一点,以未来之征杀东海三岛的顾正臣可就危险了。
没有顾正臣,大明的未来科技之路还怎么走,谁来引领?
单单就说一点,铁路要建,没顾正臣走不通,仅仅是钱财的问题,就足以将整个大明朝廷拖入深渊,那个无底洞只有顾正臣可以填得上。
最主要的是,李原名觉得顾正臣一切是为大明,并不是为了自己。
他是杀了无数倭人,可问题是,他能得到什么好处?
一身骂名!
除此之外,别无任何好处!
顾正臣官场沉浮十四年,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什么政敌没对上过,他做事向来很有分寸,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他是个聪明人,这样的人做出这般事,只能说,他笃定马克思窥见的未来是多少年后会真实发生的事,而是为了避免这种事发生,连自己的名声都不顾,也要斩草除根!
他这样做,不是为了他自己。
一个没有任何私利的人,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人,不应该受到不公正的苛刻的对待!
李原名看到了朱元璋阴沉的脸色,低下头,继续说:“这些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