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83章建大唐的纪念碑(1 / 2)

李想的话,让李世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不是,你要学王莽是吧?

“救人要紧。前些日子,药师告诉朕,他要辞去朝中一切职务,在家养伤,朕也很是感慨。当年一起征战天下的袍泽,大多都年老l衰,有的甚至已经长眠。”

李世民想不通,李想为什么要建这个医馆,也不管了。

而是和李想闲聊了起来。

这样的对话并不多见,李世民很少在小辈面前表现出自已的软弱。

大唐建国已有二十余年,在这个年代,以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来说,有不少老将已经垂垂老矣,并不稀奇。

“干爹,我有个主意,就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李想话音刚落,李世民就白了他一眼。

又是这个!

“少跟朕绕弯子!”

“从先祖晋阳起,大唐经历了无数的战争,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他们的了解也越来越少。如果朝廷能建一座建筑,纪念这些英雄,缅怀大唐的英雄,让后人知道,大唐是多么的不容易,一定会鼓舞人心的。”

按照历史来看,距离建立凌烟阁,还有几年的时间。

李想觉得,这件事完全可以提前进行,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凌烟阁是给那些大英雄们准备的,但在大唐,值得纪念的人物远不止这几个,拿出一些底层的英雄来让榜样,或许能起到更大的鼓舞作用。

而且,凌烟阁的规模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唐的功臣才能进入其中,这也是大唐覆灭后,凌烟阁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原因。

在李想看来,在李唐之前,有几个英雄人物值得铭记。

在长安城里找到一块地方,修建一座纪念碑之类的地标建筑,让长安城里的人能够在清明节前祭拜,那就很有必要了。

“这倒是个有趣的想法,说来听听。”

李想这么一说,李世民顿时眼前一亮,这才是他想要的。

“父皇,朝廷完全可以在永兴坊附近,找一块一百多亩的土地,修建一座广场,叫让大唐英雄纪念广场,然后在广场上竖立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大唐功勋碑。父皇每年带着文武百官去广场祭奠,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这份荣耀的来之不易。”

李想简单的给李世民讲了一遍未来的事情。

“那你觉得哪一天祭祀比较合适?”

李世民的意思,就是答应了李想的要求。

大唐的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李世民一时半刻也拿不定主意,到底什么时侯才是最好的。

正如李想所说,这座纪念广场和纪念碑,对大唐来说,意义非凡,尤其是李世民,更是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前来祭拜。

“父皇,儿臣认为应该定在国庆之日,作为祭奠之日。”

李想来到大唐也有一段时间了,他很清楚,朝廷在鼓舞人心方面,实在是太缺乏经验了。

大唐怎么能没有国庆节这种好事!

“国庆”

这还是李世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但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越想,他就越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在这个时代,平民对国家的概念并不是很深,家族观念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国庆之日的设立,会给唐人一种国家认通感,再加上一系列的宣传,可以极大的增强民众的自豪感。

“是啊,建国之日是大唐最重要的一天,为了激发国人的爱国之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大唐的凝聚力。”

李想准备一步步地走下去,看能否改变封建王朝几百年一轮的弊端。

“好,朕会将这件事交给阎立本,让他和你好好商量一下。另外,你有什么好办法,尽管说出来。”

“父皇,现在马上要到国庆了,我们需要一首歌来配合它。在祭奠仪式上,大家一起唱这首歌,应该会有很大的不通。”

“前段时间在戏剧院表演的那首《花木兰》,那首《精忠报国》,朕很喜欢。”

“干爹谬赞了,其实我觉得,《秦王破阵舞》中的几首曲子,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成为一首好曲子。”

“不必自谦,朕知道《精忠报国》是你写的,你就是怕别人说闲话。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只要对我大唐有利,对天下百姓有利,对朕有利,难道还怕别人说闲话不成?”

“父皇,你说的是真的?”

“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